2005年11月15日,星期二(GSM+8 北京时间)
浙江法制报 > 第一版:精华新闻 改变文字大小:   | 打印 | 关闭 
武义民企调委会增至75家
本报记者 曹志男/文 王志浩/摄 通讯员 舒青海

  “大家都是抬头不见低头见的工友,在调解室里就敞开心怀讲出心里话吧。”在武义卫生用品有限公司的人民调解委员会办公室里,广西小伙小唐和贵州小伙小陈之间浓浓的火药味,在调解主任黄涛和两名调解员的劝说下渐渐淡了下来。原来,同在公司打工的两人因为收错衣服而闹起了别扭,最后双方约好到调解主任处来理论。
  “小陈收错衣服是不对,弄丢了不承认更加有错,但小唐你让他赔200元就不合理了……两个人先相互握个手道个歉,小陈你再赔给小唐买衣服的钱。”看着两小伙子气消理顺了,黄涛便让两人在调解协议书上签了字,一场公司内的小风波就这样平息了。
  “人民调解委员会就是民营企业里的纠纷消除器。”武义司法局副局长邹建文告诉记者,武义目前有7万多来自全国20多个省市的外来务工人员,他们基本都分布在各家民企中,外来务工人员之间的纠纷解决成了企业和有关部门的工作重点。经多方研究,今年4月,武义司法局先后在75家规模较大的民企中建立了人民调解委员会,严格选择调解员并对他们定期进行法律知识和调解技巧的培训,还通过司法局管理监督、街道党委挂牌授权发放公章的方式,让设在民企内部的人民调解委员会合法而又有一定的权威性。
  民企的人民调解委员会运行几个月以来获得了双赢,企业和外来务工人员都对此赞不绝口。“现在我们能用法律法规手段解决外来务工人员的纠纷,他们也心服口服。”浙江双峰锅炉制造有限公司人民调解委员会主任吴献南说,几次纠纷处理之后,他最大的感受就是公司员工之间的关系比以前融洽了,“有矛盾到调解室摆明了谈,到了车间就齐心把生产搞上去。”
  “外来务工人员遇到纠纷‘私了’也成了过去式。”邹建文告诉记者,以前一些外来务工人员发生矛盾,为了逃避企业规则的处罚,就约好到企业外“私了”,“一言不和就拳脚相见,甚至相互叫老乡来群殴,这给武义社会治安稳定带来了非常大的不利影响。”而有了人民调解委员会后,员工在企业就有了一个“娘舅”,许多纠纷在萌芽状态就被调解员化解了。
  “调解室就是企业里的另一个‘医务室’。”邹建文对人民调解委员会的比喻形象而又实际。